一、基本概况
复旦大学始创于1905年,原名复旦公学,1917年定名为复旦大学,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。学校以“博学而笃志,切问而近思”为校训,强调以学术精神滋养师生,坚持理想,坚守品格,治学严谨,为学有恒。2017年,学校入选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名单,是一所世界知名、国内顶尖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。2025QS世界大学排名位列全球第39位,中国内地高校第3位。
复旦大学是我国首批设立博士后流动站的单位之一,现有哲学、理论经济学、应用经济学、政治学、中国语言文学、外国语言文学、新闻传播学、考古学、中国史、世界史、法学、社会学、马克思主义理论、数学、物理学、化学、生物学、生态学、统计学、力学、材料科学与工程、电子科学与技术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软件工程、网络空间安全、管理科学与工程、工商管理、环境科学与工程、大气科学、生物医学工程、基础医学、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、公共管理、药学、中西医结合、临床医学、护理学、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、光学工程、信息与通信工程等4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。
二、研究方向
课题组现承担多项国家、上海市等重大科研项目,主要研究方向为脊髓损伤的脑脊解口的运动意图算法、神经-肌肉-骨骼仿真、神经调控系统开发、机理研究与临床应用等工作开展。
三、岗位要求
(一)坚持正确政治方向,思想品德端正,具有科学研究使命感,恪守学术道德,身体健康。
(二)已获得或即将获得神经科学、生物医学工程、临床医学、神经工程、自动控制、电子信息等相关领域的博士学位;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。
(三)近年至少在相关专业国际期刊发表1-2篇第一作者论文,具有英文文献检索阅读写作能力;具备国际与国内专利检索能力。
(四)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,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,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。
(五)符合学校各流动站/校内工作站制定的其他准入条件。
四、福利保障
(一)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。
(二)提供博士后公寓。
(三)协助办理上海市户口,在站期间享受上海市常住户口同等便利,可购房购车。
(四)协助适龄子女入学入托。
(五)积极协助申报各类人才计划、基金项目,组织博士后学术活动、联谊活动,组织博士后科技医疗服务团,举办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等。
(六)享受与其他教职工同等福利。
五、申请材料与流程
(一)申请材料
①个人简历(含教育背景、研究经历、代表性论文列表、研究兴趣、拟入职时间等信息。)
②其他支撑材料:专利、获奖证书及各类资质证明。
(二)投递方式
请将材料整合打包,发送至:
jfmin@fudan.edu.cn 、 bsi_fdu@163.com
邮件标题:”应聘博士后岗位-姓名”。
(三)遴选流程
初审通过者将及时收到面试通知。